深圳徒步网-深圳户外网-深圳市徒步运动协会-深圳户外登山协会-深圳户外探险联盟-徒步-登山-探险-旅行-深圳户外俱乐部-深圳户外活动

 找回密码
 注册(可用中文)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深圳徒步网每周最新活动汇总 】 中国最美海岸线之深圳东西冲穿越 大鹏古城,农庄野炊,杨梅坑踩单车 驴友推荐:专业户 外运动保险5元/天
桂林阳朔经典3天游(周二五出团 ) 浪漫厦门,鼓浪屿高铁3天游 贵州黔东南,黄果树瀑布5天高铁游 越南芒街,下龙,河内,天堂岛6天游
西藏的召唤—赶往神的自留地8天 大美川藏,稻城亚丁,梅里雪山10天 稻城亚丁,四姑娘山,海螺沟9天 四川九寨沟,黄龙,佛国色达7天
查看: 12128|回复: 12

户外运动入门基础之:在户外,如何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0 15: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在户外进行运动,首先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而这中间,首当其冲的就是衣。

    经常听到有些朋友抱怨,户外服装为什么大部分是款式呆板、颜色单一、不修身(宽松或紧贴)等等。原因很简单,由于户外运动的基本特点,户外衣着的首要原则是弥补人类身体抵御自然界环境的不足之处,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户外服装更多的是功能性产品。户外服装,首先要突出的是产品的某些特定功能,而美观时尚等要素则放到次要位置上,这个是理解户外衣着的最重要原则,在满足了户外功能性的基本需求后,才能去实现美观时尚等需求。而当功能安全性与美观时尚发生冲突时,首先要满足的是功能性要求,只有对于功能性要求不是太高的休闲类户外产品,才会把美观时尚等要素放在首位。

    人类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懵懂阶段时,因为身体的天然结构,完全依赖身体的毛发、皮肤、脂肪等去抵御风吹日晒雨打,而达到保暖御寒、散热排汗等效果,以完成身体的正常运转,这个阶段身体完全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遮风挡雨。而当人类进化到文明阶段后,随着智力的进化,身体的原始机能却开始退化,已经无法完全依靠身体自身来完成保暖御寒、散热排汗等生存需要,人类不得不依赖外在的东西来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关系,再加上社会伦理道德等观念的出现,这个时候,对于衣物的需求也就自然出现了。

    人类自从脱离茹毛饮血的阶段后,对于衣着的基本需求,首先是为了弥补身体对抗自然界环境的不足,这个是物质层面的硬性需求;其次就是为了遮羞、美观、时尚及区分社会阶层等,这个是人的社会性需求,属于精神层面的软性需求。从这二个基本点出发,分析人在户外运动时衣着的基本需求,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户外运动的衣着,按照身体的四大区域可划分为:头部和颈部---帽子、头巾和围巾;手部---手套;脚部---袜子和鞋子;四肢及躯干---上衣和裤子。以下按照这四部分,分别进行阐述:

一、头、颈部

    人体的热量挥发,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从头部散发出去的,而阳光和紫外线等光线的照射,也是直达头部。尽管头部毛发能保持一部分的热量以及抵御部分的阳光及紫外线,但是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所以,为了遮挡光线和风雨,以及保持头部的温度,帽子就是必须的物品。而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为了防止落石击打或滑坠、冲击等以保护头部不受侵害,还得戴上头盔。另外,在温度高的环境,在保护头部不受照射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头部热量的散发,帽子还需要具备散热、透气功能。这样,防水、透气的功能性材料的帽子就产生了。

    简单的说,帽子分为普通的遮阳帽(棒球帽款式居多,材料有棉质、化纤等)、功能性遮阳帽(防水透气材料)、带有帽裙的丛林帽、套头帽(只露出双眼,俗称打劫帽,主要是在高海拔攀登或攀冰等特殊环境使用,大多为抓绒材料)。目前市场上,甚至还有具备浓厚装饰色彩的毛线帽、抓绒帽等另类帽子。

帽子图片


为了抵御风沙、御寒以及避免光线照射,人们往往会采用轻便的头巾。头巾大致分为方巾和圆巾(圆筒形状),这头巾既能包裹头部,又能当围巾系在颈部,甚至还能蒙在面部,防止阳光照射到脸上。大的方巾不仅仅能当头巾,在紧急情况下还能充当三角巾、包扎带和毛巾。一般来说,不少人是方巾和圆巾同时携带的,佩戴圆巾,方巾备用。

头巾图片


高海拔攀登图片



    户外衣着的实用性与美观个性的矛盾,在帽子、头巾上最容易达成统一。基本上,帽子与头巾的户外功能性很容易满足,而款式、颜色等可选范围则特别宽,所以,最能彰显户外个性的产品就是帽子和头巾,款式五花八门、色彩艳丽缤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可用中文)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手部

    人在户外运动中,手脚的运用频率是最高的,对于保护脚部,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而对于手部的保护,很多人就忽视了,特别是在高寒地区,手部的保温是极为重要的。人的手脚属于躯干的末梢,由于离心脏比较远,经常会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寒冷和供血不足,最容易导致冻伤手脚。手套,对于保护手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非极度低温环境的中低海拔山野活动中,基本上对保温的要求不高,对手套的性能也基本没有讲究,手套主要起防护作用,防止手被荆棘、树枝、碎石等损伤,不再多说。

    在高寒地区和极度低温环境下,手套的功能性要求就凸显出来了,首先是防风保暖,其次是透气,然后还要保证手指运动的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戴二双手套,内层着重灵活性,大多是具有适度防水防风保暖功能的薄型分指手套(抓绒材料居多);外层则更加注重防水防风和保暖性,大多是皮质或尼龙的防水防风保温分指或并指手套。在更极端的低温环境下,外层也有采用羽绒并指手套。总的来说,并指手套的保温性要远高于分指手套,但并指手套的灵活性比较差。

手套图片



    在非极限温度下,为了更多地照顾到操作灵活性,一种软壳材料的分指手套更受人欢迎。这种手套一般采用双面贴合材料,内层为保温的摇粒绒材料,外面贴合了一层防水防风的功能性面料,兼顾了防水、防风、保温和灵活性,在技术性攀登和非极高海拔攀登活动中颇受欢迎。当然了,这种材料的手套,绝对的防水性是有限的,在极度低温环境下,保温性也是得不到保障的,更多的是适合当内层手套。

三、脚部

    对于保护脚部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都有认识,但是,具体到细节,则比较模糊,特别是在不同环境下应该穿什么样的鞋和袜,则往往出现误区。

    袜子,首要作用是保温,其次是保护脚不受鞋的摩擦。对于保护脚部不受较为坚硬的鞋子的摩擦,大多人是知道的,但是,在一些比较极限的环境下,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脚起水泡。简单地说吧,强度不是很大的普通山野活动,基本上只要不是那种特别薄的丝袜,其他较软的袜子都可以胜任。在一些强度较大、路况复杂、行走时间比较长的活动中,在考虑袜子的同时,还考虑配套的鞋子。一般来说,考虑到排汗透气,这种活动最好穿棉与纤维混纺的户外厚袜子,在进一步考虑到保温性的情况下,最好能穿羊毛与化纤混纺的袜子。在较为低温的环境下,最好穿二双袜子,里面一双排汗透气的功能性轻软袜子,外面套一双保温性较好的羊毛厚袜子。如果是高海拔的攀登活动,则必须是上述的二层袜子穿着法,一是保温需要,二是为了减轻坚硬的高山靴在行走时对于脚部的力量冲击。

袜子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可用中文)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户外鞋子,笔者觉得大致可以简单地分为四类:低帮轻便型、中帮通用型、高帮重装型、高山靴,在功能上基本上对应为轻量徒步或越野跑、中长途徒步、长途重装徒步穿越、高山攀登及技术攀登。当然了,户外鞋子的分类法很多,很多是交叉的,甚至无法归类。

低帮轻便型:
    这种鞋子,顾名思义,几乎全部是低帮的,基本由鞋面、中底、大底和鞋垫组成,大多比较轻便,一对鞋的重量基本在1KG以内。鞋垫基本采用减震的中密度的EVA材料,大多鞋子会采用高密度EVA类材料中底,配合橡胶大底。部分鞋型会有塑料鞋骨支撑(主要是较高端的越野跑鞋),部分鞋型还会采用橡胶包鞋头。橡胶的鞋底不是很坚硬,且大多不耐磨,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容易硌脚板底。鞋子的面料大多是尼龙织物或者尼龙织物与皮革混合型的,对于防水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关键是,此类鞋价格大多相对较低廉,零售标价基本上在1000元以内,少部分会在1000元以上,但不会超过1500元。这种鞋基本跟一般的旅游鞋、运动鞋比较接近,但品质和性能要高于普通的旅游鞋和运动鞋。

    这类鞋,轻便舒适,一般适合短期、短途的户外徒步、郊野公园行走、旅游、短途越野跑、轻量级的短途登山穿越等户外活动。部分品牌的部分款型可能会采用防水透气的面料,不过笔者本人并不推崇这种面料,因为低帮的鞋子,开口大多都低于踝关节,水很容易从鞋子的上面开口部位进入。再说透气,低帮的鞋子,鞋内的水汽,很容易从低帮鞋的开口处挥发。低帮轻便型的户外鞋子,采用防水透气面料纯属画蛇添足,徒增成本。

低帮登山鞋图片



【基本上,绝大多数一天的郊野活动和部分二至三天的活动,都可以只穿低帮轻便户外鞋】

中帮通用型:
    这类鞋,属于比较通用的户外鞋,鞋帮全部采用中高帮,能有效保护踝关节,鞋底结构也是由鞋面、中底、大底和鞋垫组成,只不过在材料和结构上有所不同。

    鞋面大多是尼龙织物混合皮面,也有少量纯尼龙织物的鞋面,还有部分款型采用了价格较高昂的全皮鞋面。鞋体很多采用了防水面料的袜套,且鞋面会采用防拨水材料进行涂层处理。鞋子的重量较大,一般在1000克以上。采用高密度EVA类功能性中底鞋床是这类鞋的最基本的要求,橡胶的大底一般较厚,所以也较硬,且比较耐磨,在遇到湿滑的路面时,防滑性能不是特别好。一般来说,鞋头的前半部分大多会裹上一层较厚的橡胶层,防止行走时脚前部踢到硬物受伤。鞋垫大多是中密度的EVA类材料,鞋床和鞋垫的结构与造型也许会符合所谓的人体工程学模型,部分品牌的鞋垫可能会采取防臭涂层。

    这类鞋的售价一般较高,品牌商一般在这类鞋上会号称采用了很多自有的专利技术或其他品牌的专利产品、技术,零售标价基本在1000元以上,部分高端的甚至会达到2000元以上,具体就看个人的取舍了。适合自己的鞋,才是最好的鞋。

    总体来说,这类鞋的适应性最广,重量、鞋底硬度、防水透气、保护性、舒适度都比较适中,非常适合中长途的登山等户外运动以及长途旅行,当然了,用做短途的轻量级徒步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有点大材小用而已。

中帮登山鞋图片



【一般来说,只有二天以上的有一定强度和难度的户外运动,才需要动用中帮户外鞋。一次到位的想法是偏颇的,当然了,预算宽裕则可以忽略不计】

高帮重装型:
    这类鞋,其实是上述中帮通用型鞋的加强版,认真来说,上述四种鞋的分类其实是有些模糊的,部分高端的中高帮的通用型,往往也可以归类于此。

    除了上述中帮通用型鞋的全部特点外,这类鞋的最主要特点是厚重、结实、防水、透气、保暖。鞋子肯定是高帮的,鞋面一定是采用整张全皮面,基本上会采用最高端的NUBUK之类面料,鞋子的皮面在出厂前惯例都会进行防拨水涂层处理,防水透气也是必须的,而且基本上是GORE-TEX之类的材料居多,所以,鞋子整体的防水功能会比较强大。高密度中底及鞋床很厚实,鞋跟部位会有加强,橡胶大底也会特别加厚,一般都会采用Vibram之类的高端材料,鞋头甚至会采用橡胶包裹到三分之一的脚背位置,鞋底四周也会向上包裹一层橡胶。鞋的内面,往往会采用细绒面材料,一方面是增进舒适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保温性能。

    另外,此类鞋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鞋底很硬,鞋后跟有时会有卡槽,很多时候可以绑上全捆式冰爪或半捆式冰爪,兼做中低海拔山峰攀登的高山靴。正因为如此,此类鞋的自重极大,男款鞋大多一对鞋都在1500克左右,有的甚至会更重一些。因为鞋底很硬,所以,穿此类鞋在平坦的硬质路面负重行走的时间长了,脚底板会有些痛和麻木,需要注意休整,如果是很长的水泥路面,估计走长了会发疯的。另外,因为鞋底太硬,在有水的石头上行走时会比较滑,需要格外谨慎小心。为了减轻鞋底对脚底板的冲击震感,强烈建议穿此类鞋时穿二层袜子,内层为防水透气的功能性袜,外层为保暖减震的羊毛袜。

    此类鞋基本是各品牌鞋类产品中高山靴之下的普通登山户外鞋中的旗舰产品,因此,各品牌的几乎所有最新、最高端的技术和材料,都会在此类鞋上体现出来,所以价格通常都不菲,市场零售价基本在2000元以上,有的甚至标价在3000元以上。

    此类鞋最好的应用场合是那种气候恶劣多变、地形地貌复杂、道路崎岖不平的环境下多日长途重装登山徒步,很多5000米-6000米的非技术型雪山攀登,也能用上此类鞋。

重装登山鞋图片



【如果,您准备行走LADAKH、ABC、鳌太、狼塔等,或者是攀登四姑娘山二、三峰之类,此类鞋将是您的最好搭档】

高山靴:
    高山靴分两种,单层靴和双层靴,双层靴很好分辨,一眼就能看出。单层的的靴子有时候会跟高帮重装登山鞋混淆,但是仔细一看,还是能分辨出来。

    单层高山靴跟高帮重装登山鞋在外形上有不少地方是类似的,只不过单层高山靴的材料更精良,功能更强大而已。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鞋头和鞋跟,单层高山靴的鞋头和鞋跟都有一个卡槽,是用来上全卡式或半卡式冰爪的。
单层高山靴都是全皮的鞋面,防水透气材料更是必须的,鞋体保暖性更强,有的款式甚至还在靴子内层夹入一层Primaloft之类的保温材料。有些款式的高山靴还具有可拆卸的鞋舌。高山靴的橡胶底坚硬无比,方便穿冰爪行走和踢冰。

    双层高山靴是两层结构,分为内靴和外靴。内靴通常是软质鞋底,鞋体采用防水透气保温材料,主要起保暖、排汗作用,并且可以穿着内靴在帐篷里行走或短暂地在雪地上行走。外靴有全塑料材质和皮质材质,材料的主要作用是防水,橡胶鞋底极硬,方便穿脱冰爪。还有一些双层高山靴跟雪套是组合在一起的,叫一体靴,基本属于最高端产品,一般用于八千米以上极限山峰攀登。

    穿着高山靴在冰雪上行走是一件笨拙的事情,而没有经过训练,穿着高山靴在普通路面行走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踝关节几乎不能活动,僵硬地在路面一步一步挪动。

    单层高山靴主要用来攀冰以及阿尔卑斯式快速攀登,或者攀登5、6000米的雪山。双层高山靴大多用来攀登6、7、8000米的山峰,如果用来攀冰,则会显得无比笨拙不便。

    高山靴的价格就不用多说了,最少也在3000元以上,价格高的,甚至达7、8000元。

高山靴图片



【高山靴基本与大多看客无缘,等到需要用到高山靴的时候,估计也都是装备高手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可用中文)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四肢及躯干

    四肢和躯干的衣着,实际就是上衣和裤子,这是衣着里面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有讲究的部分。按照传统的户外衣着三层法,上衣和裤子都能分成内层(贴身排汗快干层)、中层(保暖层)、外层(防水防风层)这三个层面。随着技术的进步,有日渐演变成二层穿衣法的趋势,所谓两层穿衣法,就是内层的排汗层加强保暖性,中层和外层二合一,演化成防水防风保暖层。以下,就上衣和裤子的各自层面分别展开叙述:上衣(内衣、保暖、外壳)、裤子(内裤、保暖、外壳)、羽绒(上衣、裤子、连体衣裤)。

内层:
    内衣是贴身穿着的,所以,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理论上,所有贴身穿着的内衣,在中国都需要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服装安全类别分为A/B/C三类,简单地说,C类是最低类别,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服装不能贴身穿着,只能当外套;B类属于直接接触皮肤产品,可以贴身穿着,就是内衣的标准。

    内衣可以大致分为二个系列,T恤和快干衣,他们主要的作用就是为身体实现排汗、保暖、快干、防晒的功能,下面先说T恤。

    T恤根据制造的材质区分,有棉质T恤和化纤材料的功能性T恤。棉质内衣穿着舒适,但是一旦汗湿,紧贴在身体上,不容易干,在户外多变的环境下,湿透的衣服会导致身体快速失温,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棉质内衣不适合户外运动。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户外活动最好不要穿纯棉质(或者以棉质为主)的保暖内衣,在高寒地区,棉质内衣甚至有“高寒杀手”的坏名头。棉质内衣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化纤材料的功能性T恤。

    在高温季节,T恤基本上都是直接外穿,所以,最主要的功能是轻便、排汗、快干、防晒,因此,制作T恤的材料都是功能性材料混合而成,诸如COOLMAX、VaporWick之类的化纤制品。而某些品牌的高端T恤,为了更好地贴合用户实际需求,还会增加防臭、防拨水等功能。

    一般来说,大多T恤都是简单的单层化纤面料,而排汗、快干性能较好的产品,大多会采用不吸水的聚酯纤维,透过双面编织法,在与皮肤的接触面使用紧密的织法,可以将湿气和汗气从体表带至面料外层并蒸发。这个过程通过斥水面料的毛细作用实现。毛细作用可以把湿气和汗气从较多部位(使用者的皮肤表面)输送到较少部位(面料表面)。通过转移和蒸发汗水和多余的湿气,让使用者的体表保持干爽舒适。
   
    为了进一步强化排汗和快干功能,有些产品还采用二种以上面料的混合结构,身体不同部位(前胸、后背、腋下)采用功能各异的不同密度面料(比如polyester、poly-pro、elastane等),以利于排汗和快干。在身体出汗量大的情况下,能快速把汗水和湿气传导到衣服外层,保持衣服贴近身体一侧的干爽,不至于湿漉漉地粘在皮肤上。不过这类双面编织法的产品有个最不好的地方,面料特别容易抽丝,随便一点点的尖刺,都会在面料上钩出丝来。还有些面料的内衣,使用的时间久了,面料上会起很多小的球状物。

    在寒冷的季节或者高海拔山区进行户外运动,请务必穿着具有排汗、快干、保暖的功能性材料内衣。这类的功能性内衣,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基本与上述的夏季T恤差不多,只不过增加了保暖功能。为了增加保暖效果,一般会增加面料的密度,以及,在上衣的腹部、裤子的膝盖和小腿前侧等处增加织物的厚度等。为了解决在高海拔山区多日活动的特殊需求,这类内衣基本都进行了防臭处理,以应对多日不换内衣的实际情况。这类内衣,面料同样有容易拉丝和起球的问题。

T恤、排汗保暖内衣图片



    下面,来说一说快干衣。

    快干衣顾名思义,就是快干的衣服。广义上来说,快干的T恤也能叫快干衣,但实际上,目前大家所说的快干衣,都是采用尼龙面料制成的衬衫。

    这类快干衣,面料采用很薄的尼龙等材料,款式都是长袖衬衫样式。部分品牌和款式的快干衣,在出汗量较大的后背和腋下,还会采用网纱面料来增加排汗力度。这类衣服贴身穿着,一旦出汗,面料会湿漉漉地紧贴在身体上,在夏季高温时节,穿着非常不舒服。不过,这类衣服的防晒强度一般要高于功能性T恤。另外,因为单层的面料很薄,所以在身体停止出汗后,衣服干的还是比较快,与快干衣这个名称倒是比较相符。

    快干衣一般采用长袖衬衫款式,上面大多有口袋,方便放置一些小物件,另外,袖子还可以很方便的卷起,所以,如果出汗量不大的情况下,穿着还是比较方便。再加上抗撕挂能力不错,比较适合穿着钻密林。

    快干衣与功能性T恤相比,在穿着舒适性上要稍逊一筹。另外,在价格上,快干衣也比大多功能性T恤便宜。普通品牌的快干衣,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材料也低廉,所以,基本上售价都在100-200元,而功能性T恤,单层的一般价格在100-200元,好一点要200元以上,高端的价格甚至在4、500元,国际大牌的价格甚至要8、900元。

    总之,快干衣价格低廉,基本不具备排汗功能,快干性能尚可,保暖性能很差,防晒性能优良,抗撕挂能力强,没有防臭功能,具有一定的防拨水功能。适合在春、夏、秋季出汗量不大的环境下穿着,不适合低温环境和高寒地区使用。

快干衣图片




中间层:
    衣物的中间层,主要的作用是保暖。以往,保暖层大多采用羊毛材质的服装,但是羊毛材料的衣服比较厚重,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最近几十年来,保温层基本上都是所谓的抓绒衣,也就是采用摇粒绒材料的服装。近年来,不少采用化学棉填充的棉衣也可以归纳到中间层来,下面先说抓绒衣。

    大多数的抓绒衣采用的是价格低廉的摇粒绒材料,透气性好,保暖性强,而且,在湿透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温,但不防水,不防风。有些高端的抓绒衣,会采用例如POLARTEC等材料制成,保暖性更高。抓绒衣一般当作中间保温层,外面再套一件外套,在寒冷的环境下运动,身体排出的汗水和湿气被排汗内衣排到内衣表面,被抓绒衣吸收,再排到外层去,以保证内衣的干爽。在没有雨雪的寒冷气候下,也可以当外套穿,但是不防风。
化纤材料制成的抓绒衣,容易产生静电,为此,大部分品牌的抓绒衣在出厂时都做了消静电技术处理,在穿着时基本能有效防止静电产生。

    为了解决抓绒衣不防风的缺点,很多品牌在抓绒衣内层贴合一层功能性面料(如WINDSTOP之类),以增加防风性能。为了同时解决防风兼防水问题,有些产品更进一步,在摇粒绒面料的表面贴合一层防拨水、防风、透气面料(例如CONDUIT),这类抓绒衣,基本上具备了中间层的保暖和防水防风外层的双重特点,可以直接外穿,这个就是俗称的软壳(SOFT SHELL)。

    当然了,软壳只是一个相对于外层衣裤(硬壳HARD SHELL)的俗称,不是很规范的说法。软壳因为要兼具保暖、防风防拨水的要求,性能上只是取了一个中间值,再加上各品牌所采用的防水防风材料性能的差异,导致保暖不是特别强,防水也不是特别强,指望一件软壳打天下的朋友务必要注意这点,软壳不是万能的,绝对无法满足所有的气候条件。

    抓绒衣一般都比较厚重,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化纤的人造棉料(如Primaloft)渐渐进入了户外服装的材料行列,以取代传统的羽绒以及摇粒绒。以Primaloft人造棉为填充料,外层再采用防拨水的涤纶等面料制成的棉服,兼具轻便、抗风、防水、压缩比高、保暖性强的特点。这种人造棉衣可以直接外穿,也可以当作中间保暖层,穿着舒适性也远远高于抓绒服,关键是特别适合在阴冷潮湿和暴风雪的环境下穿着。目前,人造棉服正在渐渐占领部分软壳和羽绒服的市场空间。

    抓绒衣、防风抓绒衣、软壳、人造棉服,从性能上来说,各有特点,后面二者的综合性能要优于前面二者,从价格上来说,则呈阶梯状增加。

抓绒、软壳、皮肤风衣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可用中文)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层:
    户外衣物的外层,主要指的是防水防风层,相对内层和中间层来说,要厚重结实的多,所以,户外界也有人把外层衣物称为硬壳(HARD SHELL)。

    传统意义上的硬壳,特指的是防水防风的风衣,再因为户外运动的特点,对外层衣物提出来额外的透气要求,所以,户外硬壳就是防水、防风、透气的风雨衣而已。因为国内的户外风雨衣最早是从香港一带流传过来的,而香港把户外风雨衣俗称为冲锋衣,衣服进来,名字也跟随之而入,久而久之,在大陆,冲锋衣的名字就流传开来了。

    冲锋衣的主要功能是防水防风,部分高端的还需要透气功能,而防水、防风跟透气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为此,厂家们就采用了功能性面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时下,五花八门的冲锋衣充斥市场,各产品应用的材料和技术琳琅满目,各种防水防风透气指标看起来很奇妙,冲锋衣在品牌和商家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下,成了神奇的万能衣物。其实不然,透过现象看本质,冲锋衣本身就是尼龙(涤纶)等低廉人造化纤材料制成的风衣而已,只不过,为了解决防水、防风乃至透气,在衣物的内层贴合了若干层功能性面料而已。

    防水防风的问题好解决,大多数功能性材料制成的服装都可以在衣物的内层覆上一层或多层膜,再用防水涂层在衣物表面进行防拨水处理,这样的处理方法,基本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防水防风指标要求。在防水防风的基础上,再要求透气,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材料(如GEAR-TEX、CONDUIT等),这些材料在衣物内层的覆膜,利用水分子和空气分子结构的大小不同,体积较大的水分子不能进入内层而体积较小的空气分子能够透出外层的原理,实现防水防风透气功能。

    采用了功能性材料制成的衣物,从理论上貌似解决了防水、防风、透气的问题,实际则不然。因为人在户外运动时,大量产生的汗水是不能直接排出到衣服外面的,必须是经过排汗内衣排到内衣表面,再经过蒸发为湿气后,才能慢慢排出外衣的表面。一般来说,这个转换过程中,汗水产生的速度,要远远高于蒸发后气体的排出速度。
所以,冲锋衣不是万能的,除非是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以及低温环境,特别是干冷的冰雪环境下,汗水产生的速度基本能匹配湿气蒸发的速度,冲锋衣才能发挥比较大的用处,否则,即使穿着再高级的冲锋衣,一样会感觉到很闷。冲锋衣只有在较低温度和较大温差的环境下才有用武之地,在这种环境下,某些款式的冲锋衣甚至还在内层还贴合上一层Primaloft之类的人造棉,变身为夹层冲锋衣。

    而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暖温的平原及低海拔地区,运动量大的情形下,出汗量大的人在雨中行走,基本上是外面下大雨,衣服里面毛毛雨,浑身被汗给弄的湿漉漉。即使是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因为在运动中,人体的体表温度很高,与外界的气温相差不大,汗水无法快速蒸发为湿气,水分全部聚集在外衣的内层上,搞的身体十分黏湿,昂贵的冲锋衣在此时的作用跟一件廉价的风衣或者塑料雨衣没有多大差别。

    此外,冲锋衣裤的颜色大多比较鲜艳,有些甚至有些刺眼,这个是由于户外运动中容易发生意外,特别是在冰雪环境下,一旦发生意外,不太好寻找目标,颜色鲜艳的衣服,能增加发现事故者的几率。

    有鉴于冲锋衣的厚重以及防水防风透气的不足,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升级,装备不断在演进,一种叫做“皮肤风衣”的东西脱颖而出,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Patagonia 推出革命性的超轻量风衣Houdini Full-Zip之后,因为它使用的材料,有别于普通的面料,极轻的重量,异常舒适的接触性,良好的透气性,并具备一定的防风性和抗水性,而且非常柔软,犹如人体的皮肤,玩家们遂称之为“皮肤风衣”。很快,“皮肤风衣”风靡一时,跟进者如云,超轻薄的 “类皮肤风衣”纷纷出现在市场上, 让人目不暇接。

    一般来说,时下大多人都把超轻薄风衣跟“皮肤风衣”混为一谈,统称为“皮肤风衣”。但是大多厂家的超轻薄 “类皮肤风衣”跟真正的“皮肤风衣”,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除了轻薄程度以外,在接触性、柔软度、透气性等几个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过为了叙述方便,以下全部称为“皮肤风衣”。

    绝大多数的皮肤风衣都是采用超轻锦纶类面料制成,类似的面料,高密度,超轻,超薄,手感好,防拨水,防晒,抗撕拉,耐磨,还具有一定的防风性能。部分品牌的皮肤风衣,甚至在内层贴合上一层超薄的摇粒绒类面料,变身为一件部分防水、防风、保温的UL冲锋衣。

    皮肤风衣因为很好地兼顾了轻薄、防晒、适度防水、防风、适度透气、快干、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所以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在相当多的户外场合,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基本可以替代冲锋衣和软壳。再加上皮肤风衣超轻,符合轻量化户外的趋势,其高压缩性的特性,在装包后完全可以放在随身的小包里常年备用。

冲锋衣、软壳、皮肤风衣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可用中文)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衣说完了,下面来说裤子,户外裤子同样可以分为三层,底裤+内裤、抓绒裤或软壳、冲锋裤。

内裤:
    由于人体的特点,内层裤子一般由底裤和内裤组成。由于人类身体的自然条件,大多数情况下,在户外运动时,人们是直接穿底裤加一条外层单裤的,所以,底裤就更显得重要了。夏季出汗量大,不合适的底裤会造成大腿根部被汗水刺激的红肿,严重时还会磨破大腿内侧娇嫩的皮肤。底裤有三角裤和平角裤,一般来说,户外运动中,强烈建议穿着贴身的平角裤。底裤的材质选择跟内衣的一样,不建议用棉质的底裤,最好是化纤的排汗快干功能性材料制成的底裤。

    功能性材料的长袖内衣和内裤,一般都是成套出售的,有些甚至连底裤也配套,材质等基本完全一样,建议成套购买。冬季去户外运动,跟上衣一样,不建议穿着棉质或半棉质的保暖内衣,最好穿着功能性内衣内裤。因为如果内衣裤不能排汗快干,在行动中一旦稍微长时间停留,或者到达目的地,不及时更衣的话,人体会失温,特别是高海拔地区,一旦失温感冒,有可能导致肺水肿,则会有生命危险。“失温”是排名前几位的户外运动意外死亡原因。

内裤图片



中间层:
    一直以来,中间保温层的裤子,基本是以抓绒裤为主。按照传统的三件套穿法,穿上抓绒裤裤和冲锋裤在户外运动中,下肢会感觉到臃肿不堪,极其行动不便。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单纯的抓绒裤都演变成了软壳裤子。另外,还有一些款式的冲锋裤,内层上直接贴合了人造棉和抓绒等材料,变成了夹层的冲锋裤。再加上内层长裤在保暖性上的长足进步,在大多需要保温的时候,人们都只穿一条排汗快干保暖长内裤加一条软壳或冲锋裤,直接简化了中间层。

外层:
    冲锋裤并不适合大多数的普通户外场合,它更多的是适合较低温度和较大温差的环境。一般情况下,人们在户外运动中,更多地是穿着快干裤,跟快干衣不完全一样,快干裤是彻底的外层服装。

    快干裤基本采用加厚的尼龙材料制成,具有快干、防晒、耐磨、防撕挂等功能,部分品牌的款式可能还具备防拨水、防蚊虫的特性。大多的快干裤,裤腿都可以拆卸下来的,充当七分裤或短裤。

    鉴于户外运动的特点,快干裤一般都比较肥大,主要是方便人们活动,这就是当户外服装功能性与美观性冲突时,功能性原则优先的具体体现,这点,一些时尚人士感觉到非常不爽。

    此外,户外运动中不推荐穿着棉质裤子,牛仔裤更是大忌。因为牛仔裤一旦被水打湿,会变得很硬,在活动过程中容易磨烂皮肤,再加上棉质的裤子非常不容易干,在寒冷环境下,裤子湿水后容易造成身体失温。

    最后来说一说羽绒服。除了高寒地区和低温环境,大多数情况下,羽绒服是不需要的。但是,高海拔攀登,特别是极高海拔的山峰攀登,羽绒服乃至连体羽绒服则是必须的救命装备。

    羽绒分二种,鸭绒和鹅绒,在保温性、蓬松度等指标上,鹅绒远远超过鸭绒,当然了,鹅绒制品的价格也远远超过鸭绒制品。脱脂清洗处理不妥当的鸭绒,会存留一股很难闻异味。基本上,高端的羽绒制品,都是采用鹅绒填充,鹅绒分为灰鹅绒和白鹅绒,白鹅绒比灰鹅绒贵一些,笔者觉得除了颜色上的差异以外,二者在保暖性能上无甚差别。

    衡量羽绒的性能指标,大致有三个:蓬松度、充绒量及含绒比,这三个指标决定了羽绒制品的保温性能,总的说来,填充量大、羽绒比高、蓬松度高,羽绒的保温性就更高。

    蓬松度指的是羽绒的膨胀系数,一般来说,指标越高越好,当然了,价格也会更高。充绒量一般指的是睡袋中总体羽绒的填充量,含绒比是指的绒和羽的比例,这二个指标经常会放在一起的。比如800G/90%WGD,就是说,填充800克的羽绒,绒的含量为90%的白鹅绒。一般来说,充绒量高,保温性就相对比较高。另外,一般人可能以为绒是越纯越好,其实不然,绒的里面还是需要一定的羽,进行适量的配比,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羽绒=绒+羽。

    因为羽绒非常怕水,一旦湿了,保温性等指标立即下降,这是羽绒制品致命的问题,不像人造棉之类的,被水弄湿了,保温性基本不变。所以,羽绒服的面料很有讲究,面料分面料分为普通面料和油面轧光面料,首先要防钻绒,其次要柔软舒适,还要防水(一般指的是防泼水,真正的防水透气面料很贵,几乎只有在最高端的羽绒服上才采用)。

    羽绒制品的缝纫工艺也很讲究,如果没有采用立衬等工艺,羽绒用长了,会纠结在一起,失去保温的效果。此外,缝纫针脚的处理也很关键,如果工艺不好,会导致从针脚眼里跑绒。

羽绒服、棉服图片



【户外穿衣指南】

场景一:夏季、亚热带,一、二日的短途户外徒步
功能性短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底裤、快干裤、皮肤风衣、太阳帽或头巾、毛巾、棉质或混纺袜子、低帮或中帮登山鞋。雨伞可选。

场景二:冬季、亚热带
一日的短途户外徒步:功能性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底裤、快干裤、皮肤风衣、太阳帽或头巾、毛巾、混纺袜子、低帮登山鞋。
二日的短途户外徒步:功能性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底裤、快干裤、皮肤风衣、软壳或冲锋衣、太阳帽或头巾、毛巾、混纺袜子、低帮或中帮登山鞋。

场景三:春夏秋季、暖温带
一日的短途户外徒步:功能性短袖或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底裤、快干裤、皮肤风衣、太阳帽或头巾、毛巾、棉质或混纺袜子、低帮登山鞋。
二日的短途户外徒步:功能性短袖或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内裤、快干裤、皮肤风衣、软壳或冲锋衣、太阳帽或头巾、毛巾、混纺袜子、低帮或中帮登山鞋。

场景四:冬季、暖温带,一、二日的短途户外徒步
功能性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底裤、排汗快干保温长内裤、快干裤或冲锋裤、皮肤风衣、软壳或抓绒、冲锋衣、太阳帽或保暖帽(抓绒或毛线)、围巾、抓绒手套、混纺袜子、低帮或中帮登山鞋。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建议携带羽绒服等厚的外套。

场景五:高寒地区 多日徒步
功能性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内裤、排汗快干保温长内裤、快干裤或冲锋裤、皮肤风衣、软壳或抓绒、冲锋衣、太阳帽或保暖帽(抓绒或毛线)、围巾、墨镜、混纺袜子或双层袜子(COOLMAX+羊毛袜)、抓绒手套、中帮或高帮登山鞋。如果是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建议携带羽绒服。

上述所有活动都建议携带备用T恤一件,任意质地,结束活动后更换,以免身体受风湿侵袭。其他着装,需根据个人情况适度调整。

场景六: 5-6000米中高海拔雪山攀登
功能性长袖T恤、化纤材质平角内裤、排汗快干保温长内裤、软壳裤子或冲锋裤、软壳或抓绒衣、冲锋衣、羽绒服、抓绒帽、头巾、围巾、墨镜、双层袜子(COOLMAX+羊毛袜)、手套(抓绒必备,羽绒并指手套或防水防风手套视情况携带)、高帮重装登山鞋或高山靴。
上述活动建议携带备用内衣和袜子各一套,其他着装,需根据实际适度调整。


作者简介:老余
八十年代初开始自助旅行,足迹基本遍及国内。2000年前后开始接触正规的技术型户外运动,强化户外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以期能到达常规难以涉足的区域。参加过中国登山队的攀岩、攀冰等登山技术培训, 2001年底,通过中登协的考核,获取初级教练证书。户外装备知识丰富,熟练使用各种技术装备,具备一定的高海拔山峰及技术性攀登经验,有丰富的野外活动带队经历和组织各类户外活动的经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可用中文)

x
发表于 2012-2-1 11: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收藏了
发表于 2012-2-6 12: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15 1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长了见识。
发表于 2012-3-2 14: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
发表于 2012-3-2 15: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细读~
发表于 2012-5-9 14: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确实很讲究
发表于 2012-10-29 0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很好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可用中文)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